7月10日下午,在指导老师刘碧强、叶勇、巫俊的带领下,太阳成集团tyc539“寻求道朱子廉洁情,寻源尤溪乡村兴”实践队来到坂面镇京口村闽赣苏维埃旧址调研参观,重温红军历史足迹,领略农村经济新生机,感受乡村振兴新机遇。
(图1 “求道朱子廉洁情,寻源尤溪乡村兴”实践队合影)
赓续尤溪红色血脉,重温光辉历史勋章
“没有躯干,不成大树;枝繁叶茂,大树才会充满生机、不可撼动。一方面,中国革命有一个整体的发展脉络、战略部署和各个阶段的革命中心。另一方面,基于共同的革命信念和总体的布局,各地革命者、各地方根据地和地方武装策应、坚守和战斗也功不可没。”坂面镇京口村闽赣苏维埃旧址是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建筑遗址,这里承载着革命岁月的壮烈与激情,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勋章。
1935年4月初,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机关共600多人从宁化转移至尤溪,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设在尤溪县坂面镇京口村,该旧址总占地面积约1440平方米,共有大大小小房间98间。
在前往旧址的路上,实践队成员沿着鲜艳红旗指引的道路,走到青山环抱的自然村中,这里四面环山,是建设“苏区机关”有利的地理环境。
(图2 驻京口村第一书记林毅带领实践队前往闽赣苏维埃旧址)
走进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墙壁陈旧,但遍布了革命历史岁月的痕迹。大厅正中央陈设着数张桌椅,桌椅正上方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列宁的指示话语,中国共产党研读文件、开会议事的画面仿佛在眼前重演。
(图3 林书记向实践队介绍大厅概况)
深入旧址,实践队成员看到了当年苏维埃政府的财政部、土地部等多个房间,房间内部摆设着对旧址进行修葺后的历史事迹展板和部分文物样品。据当地书记和副书记介绍,当时闽赣红军在福建和江西部分地区掌握了主动权,并成立闽赣苏维埃政府对国民党的围剿追捕进行反击、抵抗,在人数的绝对劣势和党内个别人员叛逃的恶劣条件下,闽赣红军在自然村建立“苏区机关”,一边防御一边筹划如何反击。
其中,实践队在杨道明同志和钟循仁同志办公室了解到,杨道明同志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率机关人员随军区部队转入游击战争,对党的战略性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钟循仁同志省委和军区领导所属的红十二、十七、十八团,坚持在清流、宁化、明溪之间辗转进行游击斗争,给当地的反革命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两间办公室内陈列了两位同志的亲笔记录和事迹照片,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是继续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图4 林书记向实践队讲解钟循仁同志事迹)
此外,在旧址内各个房间的墙壁上,记录着当时闽赣红军对打倒军阀、战胜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发展民族革命战争”的笔迹尤为醒目。在旧址附近,成员还看到了镌刻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字样的纪念碑,表示着对那个时代英雄们的敬仰和怀念。
(图5 旧址墙壁上的闽赣红军笔迹)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对这个旧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精神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闽赣苏维埃旧址,是中国革命艰苦岁月的见证,也是人们缅怀、纪念那段历史的重要场所。
在闽赣苏维埃政府旧址,“求道朱子廉洁情,寻源尤溪乡村兴”实践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烈程,也更加坚定了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信念。这里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实践队全体成员,希望通过这个旧址,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坂面三红”领航向,乡村振兴放光芒
“乡村振兴是对农村地区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坂面镇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坂面镇除了有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和革命旧址,还有红茶、红酒两类特色产业,这三者被当地居民用朴素的语言概括成“坂面三红”。坂面镇四周环山,村前地势平坦,以丘陵地形为主,这为当地的红茶产业提供了深厚的产地优势,当地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用以灌溉的原料优质,并且每年与科学团队密切协作,培育出优良的“坂面红茶”,浓郁中又不失茶的原味,淡雅中又能品出茶的醇厚,受到了群众的广泛称赞与一致好评,拓展了坂面红茶市场的规模与范围,助力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
同时,当地政府表示,坂面镇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激发美丽乡村内生动力,依托丰富资源,在经过合理的规划和指导下,村干部带领村民种植茶叶、烟叶、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以一方土水养一方人。在下乡的途中,坂面镇京口村驻村的第一书记为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林书记热情地带领实践队参观红军旧址后接到了一通电话,并表示他要去看看瓜农的种植成果,检验是否能带来超额收成,为乡村振兴提供巨大推动力。从中,实践队成员感受到乡村振兴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实际行动上,这样才能真正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
文/“求道朱子廉洁情,寻源尤溪乡村兴”实践队
图/“求道朱子廉洁情,寻源尤溪乡村兴”实践队
核稿/刘碧强、巫俊